执教者
伊春市伊春区丰林学校 肖蕾
教学内容
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1
教材简析
教学主要内容: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“图形与几何”的开始,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,是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,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,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生活经验作保障。在教材设计中,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,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教学,这样使教学降低难度,便于学生掌握。在后续的学习中,还要从立体图形上剥离出平面图形。因此,本节课的教学为后续研究图形问题奠定基础。
教材编写特点:教材的主题图出示了学生熟悉的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立体图形有哪些,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,既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,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,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归为4类,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4种图形的模型图,并给出模型图的名称,在每一个表格中,由实物图到模型图,最后给出名称,这一系列呈现,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依据,同时也是认知抽象的过程,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表象。
在练习中设计了找身边的物品,谁与教材的形状相同,目的是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(生活原型)抽成数学模型,让学生经历由生活的现象成数学化的过程。
学情分析
教学主要内容: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“图形与几何”的开始,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,是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,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,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生活经验作保障。在教材设计中,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,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教学,这样使教学降低难度,便于学生掌握。在后续的学习中,还要从立体图形上剥离出平面图形。因此,本节课的教学为后续研究图形问题奠定基础。
教材编写特点:教材的主题图出示了学生熟悉的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,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,既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,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,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归为4类,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4种图形的模型图,并给出模型图的名称,在每一个表格中,由实物图到模型图,最后给出名称,这一系列呈现,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依据,同时也是认知抽象的过程,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表象。
在练习中设计了找身边的物品,谁与教材的形状相同,目的是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(生活原型)抽成数学模型,让学生经历由生活的现象成数学化的过程。
教学目标
(一)知识与技能
在分类、观察、动手操作等活动中,直观认识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、和球,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。
(二)过程与方法
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。
(三)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、想象、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,初步建立空间观念,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。
教学重、难点
教学重点: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、球,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。
教学难点: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。
教学设想
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,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,加深学生辨认长方体、正方体、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能力。使学生在图形的认识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。
教学过程
(一)激发兴趣,情境导入
导语:(出示课件)今天这节数学课肖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法袋。同学们,想知道魔法袋里都有什么法宝吗?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的小手轻轻地伸到你的魔法袋里,摸一摸,同学们摸到法宝了吗?请你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法宝拿出来,高高的举起,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?
师: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手中的法宝是什么?它们是什么形状的?
板书:球 圆柱 长方体 正方体
师:这些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立体图形
板书课题:认识立体图形(一)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采用富有神秘童趣的提问方式,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,激发学习兴趣。引导学生观察物体,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,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。
(二)初步感识图形特征
1.认识球:请你把小手轻轻地伸到魔法袋里快速地摸到球并举起来。
(1)看一看:球是什么形状的?(圆圆的)
(2)摸一摸:球的面是什么样的?(弯弯的,很光滑)
(3)推一推:你发现了什么?(球可以任意滚动)
(4)说一说:你能总结球有什么特点吗?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的?(最后引入地球)
2.认识圆柱:请你再把小手伸到魔法袋里摸一摸,还有一个和球一样可以滚动的法宝,你把它找到并举起来。
(1)看一看:圆柱有几个面?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?(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,而且都是一样的圆形)
(2)摸一摸:圆柱的每个面是什么感受?(上下面是平平的,中间的部分是弯的,而且上下一样粗)
(3)推一推:你发现了什么?(圆柱放倒可以来回滚动)
(4)说一说:你能总结圆柱有什么特点吗?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?
3.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:(请你自学)
请你再把小手伸到魔法袋里摸一摸,还有很听话、不能滚动的法宝,请你把它们找到并放到桌子上。
总结学法:我们通过,看一看、摸一摸、推一推的方法,认识了球和圆柱。
下面就请你用这种方法自学长方体和正方体,注意听要求:
(1)看一看: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?
(2)摸一摸:感受并发现长方体、正方体每个面的特征: 6个平平的面。
(3)推一推:长方体和正方体能不能滚动?
生汇报自学成果
(4)说一说:长方体、正方体的不同点。
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: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。而长方体6个面不是一样大的。
(4)辨别特殊的长方体。
教师拿出扁长方体,把长方体的正方形一面对准学生,让学生辨别这是什么图形,引发学生思维冲突,引导学生辩论出它为什么是长方体。
【设计意图】在具体事物的辨析中,初步建立图形的特征,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图形奠定基础。
(三)再次分类认识图形特征
1.猜一猜游戏:
2.为图形分类:同桌合作学习
让学生将桌上的所有图形分类。 此时,学生很容易运用刚刚掌握的知识将这些图形分成4类,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。
3.找朋友游戏:
教师介绍游戏玩法。
师:看到我手中举起的物体,请大家根据它的形状判断它是哪种图形,然后快速找到这种图形,它们就互为好朋友。我说嗨、嗨我的朋友在哪里?你们要说嗨、嗨你的朋友在这里。然后大声叫出他的名字。想玩吗?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猜谜语、同桌合作分类活动,学生对物体的特征会更加清晰;小游戏将图形与生活中的实物建立联系。
(四)课堂练习
闯关游戏
第一关:选一选。口答完成课件的习题。
第二关:连一连。完成材第37页第1题。引导学生说理由。
第三关:数一数。完成教材第37页第2题。
【设计意图】在游戏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立体图形有哪些,使具体的实物与图形表象和名称建立起联系,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(五)总结
今天你认识了哪些图形?回家讲给爸爸、妈妈听,好吗?
个人简介
肖蕾,女,34岁,小学一级教师。力求教学由简到繁、由易到难、深入浅出、通俗易懂。多次在国家、省、市大赛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。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 kkf7008